

該區積極推行以秸稈機械化還田與固化成型利用為主,以秸稈氣化、編織草簾、培植蘑菇等其他多種利用形式為補充的“2+X”秸稈利用模式,將秸稈變廢為寶,全面禁止秸稈露天焚燒或棄置河道。對秋季水稻秸稈突出固化成型利用,建立了考核激勵機制。對購買秸稈固化成型設備的,優先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秸稈固化生產用電,給予農用電價優惠;對投產的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每條給予3萬元財政補貼。
2、建立“企業+農機大戶”實體化投資模式
該區在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建設中,緊抓一個關鍵環節,即選好投資主體,積極引導有能力、有信譽、有眼光、有決心的企業及農機大戶投資建設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在該區和平鎮后左村成立雨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利用原前左小學廢棄校舍建設了7條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農機大戶董士春牽頭成立了惠民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了4條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農機大戶方立義牽頭成立開源秸稈利用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1052萬元,入社農戶238戶,建設了2條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
3、建立“農戶+經紀人”網絡化收運模式
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建成后,能否真正發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秸稈收購、運輸和貯放。為此,清浦區在各行政村建立了秸稈收運經紀人隊伍,開辟了秸稈收運“綠色通道”,由農戶將秸稈集中堆放或送至經紀人指定場所貯放,再由經紀人將其運至秸稈固化利用場所。為充分調動農戶和經紀人積極性,該區明確秸稈保底收購價為160元/t,并對經紀人按貢獻大小給予適當財政補貼。
4、建立“部門+鄉鎮”優質化幫辦模式
為使秸稈固化成型利用工作進展快、收效好,該區農機、農業、農工、水利等部門加大宣傳引導、技術指導、現場督導力度,積極做好對口幫辦、幫扶、協調工作;鄉鎮政府及村委會加大行政推動力度,積極協調解決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在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用地、用電、經紀人隊伍建立等突出問題,確保全區秸稈固化成型利用生產線發揮效能無障礙、安全生產無事故。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秸稈顆粒機www.jiankongp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