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頭一般磨損10%左右即因破碎出料粒度過大無法正常工作而報廢。頻繁更換錘頭將會降低破碎機生產效率、增加生產成本。堆焊是修復嚴重破損錘頭的有效方法之一。以某公司的生產為例,該公司全年共破碎石灰石產量80多萬噸,實行翻面和堆焊技術后,全年僅消耗錘頭13套。以修復后的錘頭到廠價每套為3.8萬元計算,錘頭消耗費用僅為50萬元,比2005年節約近3/4費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國內所作的研究主要是在磨損后的高錳鋼上進行堆焊修復。文獻主要研究了不同焊條作為過渡層時錘頭的掉塊、剝落問題,說明過渡層的選擇也是影響錘頭使用的重要因素。文獻中提到對Fe-Cr-C采用K、Na進行微合金處理,得到了基體組織為奧氏體、碳化物為M7C3的合金。奧氏體的硬度可以達到Hv500,接近于半條狀馬氏體的微觀硬度,而碳化物非常細碎,呈孤立狀彌散分布于基體上,只有在20000倍的顯微鏡下才能清晰的看到。其特點是硬度高,耐沖擊,在較高沖擊應力下也不斷裂剝落。國外方面對錘頭堆焊方面的文獻公布出來的較少,文獻對Fe-Cf-Mn合金不同Mn含量強況下材料的磨損特性和抗沖擊能力做了深入的研究。其它文獻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堆焊Fe-Cr-C方面,只能用于承受較低沖積應力的工況條件,僅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上一篇:破碎機錘頭鑄造研究現狀
下一篇:破碎機錘頭沖擊磨粒磨損